口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1 [复制链接]

1#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又名《小郎中学医记》,是正在网上热传的一本以小说形式讲述中医药知识的书籍。该书“以中药教材"为背景,以爷孙俩的行医故事为主线,展现每一味中药平凡而又神奇的一面,以及一个传统中医成长的过程。书里既有师徒传承的中医精神,也有爷孙俩深深的中医药情结。

本书采用小说题材的创作形式,使读者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从头到尾一气读完。书里既有医案故事,读书析疑,又有养生保健、采药记趣等内容,既有老中医的哲理智慧,又有小徒弟的天真童趣,能够迅速引领大家了解中医,学习中医,感悟中医”。

上一篇:(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高良姜

温中,下气,消痰,解*。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并解食物*。

暗度陈仓,胡椒炖猪肚治胃寒

有个妇人她来到竹篱茅舍。

小指月问,来看病的吗?

这妇人并没什么病,摇摇头说,我不是来看病的。

小指月说,那你来做什么呢?

这妇人说,我是代别人来看病的。

小指月哈哈一笑说,其他东西都能够代替,唯独看病不能代替,还得叫他前来。

这妇人说,我老公他不信中医,所以要叫他来看中医吃中药,那是叫大象也拉不过来。

小指月说,不信医者不治,既然他不想吃中药,你来代他看病也没用啊。

这妇人说,可是他老是寒胃痛,口吐清水,不知吃了多少西药片,经常痛到吃饭都吃不下,人也很瘦,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指月说,为什么他不信中医呢?

这妇人说,我老公是学生物化学的,脑中只有西方医学,他认为中医迷信不科学,所以就不找中医看病。

小指月笑笑说,不管白猫黑猫会抓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中医西医,只要能够帮你治好病就是好医学。不以科学分中西,要以疗效定好医。

这妇人刚要离开,老爷爷说,既然他不吃中药,也有办法可以一试,这妇人大喜说道,有什么办法呢?

老爷爷说,据我的经验,如果屡用消炎药治不好胃病,而且胃中又容易冷痛,泛清水,一吃凉的东西又加重,这是胃寒。

这妇人说,那胃寒该怎么办?

老先生说,这样吧,你给他做个菜,让他吃吃看。

这妇人惊奇地问,做菜?难道做菜也可以治病。

老爷爷说,中国自古以来药食同源,我们可以寓药以食,用暗度陈仓法,令人不知不觉便把胃痛治好。

这妇人说,那做什么菜呢?

老爷爷说,搞个胡椒炖猪肚,你用胡椒研成粉,放在猪肚里炖,炖烂了给他喝汤吃肉,看看胃痛会不会好些。

这妇人高兴地回去了,就按老爷爷的建议,搞了几次胡椒炖猪肚给他丈夫吃。

刚开始他丈夫不太想吃,因为从没吃过这种东西,在她妻子的反复劝说下,吃上一碗,觉得胃中暖洋洋的挺舒服,又吃了一碗更舒服。以前吃上两碗必定觉得胃胀胃痛的,现在吃了两碗非但不胀痛,反而觉得胃中有一团热气,非常温和,非常舒适。

他不解地问,这是什么菜呢?

妻子跟他说,这是胡椒炖猪肚,专治老寒胃。

他说,明天再搞一个我吃吃看。

这样吃了几天后,他不单胃不痛了,也不泛清水,胃药也不用吃了,他就不解地问,难不成这点食物就治好我的胃,他就想研究研究这胡椒里头有什么成分可以治胃炎胃痛,但搞来搞去也没有搞出个所以然来。

老爷爷说,因为他用的是西方的思维,如果用中医传统的思维,那一句话就够了。

小指月说,疗寒以热药。

老爷爷点点头说,如果是胃中冷痛,这猪肚就是猪的胃,能引药入胃,再加点温暖散寒的胡椒,这样口感好,治病又有疗效,一举而两得,何乐而不为。关键是你必须要辨明他是胃寒就可以放胆用之,无不应手取效。

小指月说,胃中泛清水,应该就是胃寒。

老爷爷说,为何呢?

小指月说,《*帝内经》讲,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老爷爷笑笑说,你如果懂得分寒热,那么治疗这胃痛的招法就太多了,你用附子理中丸可以治好他,用二姜丸也有效果,甚至随手组个温中散寒的汤方照样有效。甚至你未必要搞胡椒猪肚,在《食疗本草》中记载,单用胡椒以酒送服,就可以专治五脏风冷,冷气心腹痛,吐清水。这种办法更简捷。

所以中医明白阴阳寒热大方向很重要,就像你知道方向后,怎么走都不会迷路,都能够达到目的地。

胡椒枣,寒痰胃痛服之好

有位老头子,支气管哮喘,咳吐白痰,又胃痛难忍。

老先生说,这个简单,搞个胡椒枣吃吃就会好些。

这老头子摇摇头说,大夫,胡椒不是热的吗?我最容易上火了,我不敢吃啊。

老先生笑笑说,胡椒是纯阳之物,其性大热没有错,但如果你胃肠里头有寒湿服下去反而有好处,如果你身体阴虚火热,吃了确实有助火的弊端。

小指月说,爷爷,我看过《本草纲目》,李时珍从小也喜欢吃胡椒,甚至喜欢到了酷爱嗜食的程度,因为每每吃后便胃口大开,可他经常吃,结果年年都得了眼病,但又找不出原因,眼中老容易干涩昏花疼痛,虽然能暂时用桑叶菊花来压压,但随后又复发,一直都怀疑不到胡椒这里来,后来书读多了,知道胡椒辛走气,热助火,但凡脉势亢盛,咳吐*痰或阴虚火旺者都应该慎用,于是李时珍他马上咬牙改掉这个习惯,后渐知其弊,遂痛绝之。

这样一旦找到病因,又在养生层面上去截断,随后眼病就没有再复发了。

所以我想这*元御也曾经患过眼疾,可能一方面跟他孤傲的性格,上越的脉势有关,另一方面是不是跟他喜欢服用这些辛辣开胃的胡椒有关呢?

老爷爷说,所以读书人,凡是过用心脑,导致气火上冲,就容易得咽炎牙痛,眼目红肿,这时饮食就应该清淡,少食这些辛辣助火之品,身体便能够保住健康太平。

但一般读书过用心脑的人,往往思虑过度伤脾,容易胃口不开,而且思则气结,容易胸闷郁塞,他们自动又想吃点胡椒之类宣散之品,用来开阔胸膈郁气,助脾胃纳食,这个度必须要把握好,不然一过度,就容易损目伤肺,正如《本草备要》中讲,多吃胡椒发痔疮、脏*,齿痛、目昏,这时用绿豆就能够解之。

这老头子听了后说,那大夫我是不是不能吃这胡椒枣了?

老爷爷说,你脉势一不上亢,你咳吐的痰又没有*浊,在《本草便读》中讲,胡椒能宣能散,开豁胸中寒痰冷气,虽辛热燥散之品,而又极能下气,故食之即觉胸膈开爽。又能治上焦浮热,口齿诸病,至于发疮助火之说,亦在于用之当与不当尔!

这样吧,你就先试着吃几天,如果确实上火了就停停,如果不上火就继续吃下去。

这老头子点点头,然后小指月就教他怎么制作胡椒枣。

原来《百草镜》中记载,胡椒枣治胃痛,以及胸膈寒痰留饮,用大红枣七个,去核,每个放入白胡椒七粒,用线扎好,在饭锅上连蒸七次,然后捣成泥丸,做成绿豆大小,每次吃七丸,用滚水来送服。身体强壮的可以吃十丸,服完后胃痛者,胸中寒饮减轻,如果胃中会发热饥饿就用粥饭压之即安。对于各类寒食痰饮,用胡椒枣都能够治疗。

这老头子回去照做,花不了几块钱,吃完一料后胃痛很少再发作,而且胃口大开,胸膈中的痰饮好像被扫走一样,平时咳吐白痰少了很多。

老爷爷说,这胡椒枣不简单,胡椒最能够顺其性,顺脾胃运化寒湿之性,而大枣最能够养其真,养脾胃不足之真阴血液,这样脾胃之真得养,脾胃之性得顺,中焦健运,四体安康。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本草衍义》曰,胡椒去胃中寒痰吐水。

(未完,待续,往下拉有往期故事链接!)

本文选自《小郎中学医记: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作者:曾培杰,陈创涛,版权归作者所有。

1

往期文章精彩回顾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合集(全集完整版)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络石藤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五加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桑寄生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狗脊、千年健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防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海桐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丝瓜络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鹿衔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桑枝、桑叶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藿香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苍术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砂仁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厚朴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白豆蔻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草豆蔻、草果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茯苓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薏苡仁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猪苓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泽泻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玉米须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葫芦、香加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泽漆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车前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滑石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木通、通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络石藤瞿麦、萹蓄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海金沙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石韦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冬葵子、灯心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萆薢、石菖蒲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茵陈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虎杖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附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干姜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肉桂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吴茱萸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小茴香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丁香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高良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