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都搞不懂一个问题,为什么女生那么容易向口红势力低头,沉迷于美妆博主的种草视频而无法自拔,“一张嘴需要那么多口红?”,机智girls漂亮反击:“虽然我们只有一张嘴,但是一年有天呢!”
对于女生而言,国际大牌口红是“千金买得心头好”,平价替代口红是“不用吃土是真爱”,所以不论是大牌还是平价,女生们都有选择的理由,都在“剁手”的路上。那么大牌与平价之间的区别到底有哪些呢?
其中主要体现在具象表现和抽象概念两方面。
具象表现以口红的配方成本、技术工艺、品控和包材等方面;
首先配方成本层面来讲,大牌和平价口红在原料成本上的差价远远没有售价差距那么大,普遍在2-3倍的价差。
部分平价和国内许多彩妆品牌,在配方成本这块其实已经跟国际接轨了,而且所用原料也是国际一线的,所以单单从配方成本这块,其实价差并不大。
其次技术工艺方面。根据记者了解到的目前口红模具主要是金属模和硅胶模,前者的光泽度好,但是有合模线,设备投入小,许多平价口红是采用这种;后者表面光泽度不如金属模,但是没有合模线,可以在膏体表面印品牌LOGO,设备投入大,多见于国际大牌口红。
两者相较其实各有千秋,并没有优劣之分,量大的话两者的成本也相差无几。
再者是品控,相对而言,国际大牌口红在品控上比平价口红要更有优势,但不一定是最好的。
因为许多国际产品并不在国内检测,国内贸易公司只负责引进销售,再加上中国各地气候不同,经过长途运输,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但是消费者对大牌的容忍力很强,所以于国内标准是不合格的产品,往往也能大卖。
最后是包材,从成本来看,包材占比远超于成本配方占比,并且包材之间的价差可以达到6-7倍,甚至有些是品牌申请的特殊专利,独此一家的设计。
许多消费者吐槽某些平价口红外观设计很“low”,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控制包材成本的原因,再加上包材的技术含量高,例如国内开模误差大概有10-20个丝,台湾开模大概在5-10个丝,而日本的模具,误差在2-5个丝,所以网络上“风”刮得很大的平价口红“湿又野”基本上是在中国生产的,而迪奥口红的包材生产则在台湾等地。
美剧《破产姐妹》Max带火的“湿又野”口红外包装一直饱受吐槽
抽象概念主要就是通过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认可而获得的品牌溢价能力。
品牌溢价能力是企业获得更高售价、更高利润率、更好赢利的有力武器,大牌口红深谙这个道理,因此在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质量及创新、赋予品牌价值、明确价格定位和标识产品档次上都比平价口红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而这些都是人们肉眼所看不见的投入。
例如,每年迪奥、YSL、植村秀等大牌口红都会预测下一年的流行色,然后根据预测会做推广。从买色号、做调查、配方调试、申请专利和营销推广等都是一笔大支出,并且要承担预测流行色不一定流行的风险。
反观平价口红品牌,甚少去创新色号,都是大牌最近推出了什么,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仿版,这其中就可以省了很多的成本。
从大牌和平价口红的“较量”中,我们也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1、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愿意支付大牌口红的品牌溢价,那些对质量敏感的消费者比那些对质量不敏感者更愿意支付溢价。所以消费者对质量关心的程度影响他是否愿意支付品牌溢价。
2、当大牌和平价口红的品质相差不多时,消费者所接受的大牌口红溢价支付就比较小。
3、随着大牌和平价品牌类似的口红数量的增加,由于价格的原因,会让消费者将目光从大牌转移到平价上来,如果越来越多平价品牌推出相同色号的口红,最后有可能演变成“价格战”。
其实于口红这一品类来讲,大牌和平价都有各自的市场,他们之间“较量”也难分伯仲。在消费升级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女性对于口红的购买趋于理性,“日常色号买大牌,跟风色号买平价”已经成为她们的“熊掌和鱼亦可兼得”的新选择。
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你心中的大牌和平价口红分别是谁,欢迎来留言区尬聊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