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产地相同的红酒为何身价相差百倍消费日报 [复制链接]

1#
红酒消费群体正在国内慢慢形成,进口葡萄酒占据饮料酒市场的比例不断上升,葡萄酒产品也逐渐向高端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受国外葡萄酒文化的影响,国内许多消费者所形成的葡萄酒文化价值观都是趋于西式化的。多数消费者可能认为,价格贵的才是好的红酒。其实不然,伪造原产地、虚标价格、打擦边球等,已成为仿冒进口葡萄酒的营销套路。而且,即使是来自同一国家和地区的红酒,出厂价格也相差非常悬殊。□本报记者陈晓萌文/摄产地相同价格悬殊据海关数据显示,年中国进口散装葡萄酒总额约1.59亿美元,同比增长40.80%;总量约1.81亿升,同比上升了25.51%。这组数据,无疑显示中国消费市场非常庞大,并且未来增长相当可期。但销售火爆的背后,确是中国消费者对进口红酒在认识上的不足与偏差。说起高档葡萄酒,法国的“拉菲”无疑是很多人眼中的“大咖”,因此“拉菲”红葡萄酒的原产地法国波尔多地区,也成了高端红酒的“代言人”。据记者调查发现,现在市面上只要标明法国波尔多产区的红酒,价格就会翻几番。但是同样来自法国波尔多产区的红酒,价格都是那么高吗?对此,中国国际酒文化博物馆馆长LEO表示,波尔多两海之间地价便宜,庄园面积普遍较大,生产成本低,所以出产酒价相对便宜,一般几十元都能买到。而左岸波雅克村,右岸波美侯村,属于波尔多最贵的葡萄园,名庄聚集,酒价也相对较高,几千元甚至上万一支的红酒比比皆是。所以虽说都来自法国波尔多产区,但是价格却相差悬殊,这些是需要消费者去注意的。打擦边球成销售“套路”既然“拉菲”是高端葡萄酒的代表,那自然不少红酒都想跟“拉菲”沾上点关系,以提升市场占有率。记者调查某电商平台发现,“拉菲”红酒的搜索量是10万以上,其中一家销量最高的店铺月销量为瓶,但其价格并不是太高,单瓶价格为元。记者还发现,不少标着进口“拉菲”的红葡萄酒价格却是百元以下,这就不禁让人产生质疑,红葡萄酒里面的“贵族”,价格怎么如此低廉?业内人士表示,其实在几年前,就曾估算过,当时中国市场一年消耗“拉菲”数量达万瓶,而且现在只可能比那时更高,但是法国一年“拉菲”的产量仅有20多万瓶,最多不会超过24万瓶,这显然远远无法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况且这20多万瓶“拉菲”也不可能全部供应中国市场,毫无疑问,中国市场上流通着很多假“拉菲”。除了拿“拉菲”玩“真假李逵”外,“拉菲”还成了葡萄酒被傍最多的品牌。什么“拉菲古堡”“拉非”“小拉菲”“拉斐”“拉菲尔”等等,其中,不少商品并未明确标出生产企业的信息,标价更是五花八门,从十几元到几千元不等。甚至不少打着“拉菲”商标旗号的葡萄酒企业,从包装上看不到任何厂家、产品质量等信息,很有可能还是三无产品。可选地区更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人们生活的变化,人们饮酒的习惯各有不同也很正常,但是如果有人认为葡萄酒就高端的代名词,尤其是进口葡萄酒、波尔多产区葡萄酒才是高端酒桌的标配,就未必令人信服。一瓶简单的葡萄酒,其中门道却很多,尤其是进口葡萄酒,成了制假售假的重灾区,无非是葡萄酒市场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其中能够炒作和营销的空间巨大,再加上高额利益下催生的大量假冒产品成为市场“主流”。酒文化博物馆馆长LEO建议消费者,现在随着各国对中国贸易力度的加大,各国葡萄酒在中国的销售份额呈逐年上升趋势,让我们市场上除了法国红酒之外,也有了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红酒品牌可供选择。馆长LEO建议:消费者在挑选时如果想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可以选择产于智利、南非以及现在非常流行的西班牙产区的葡萄酒,并不一定非要选择法国进口的。每个地区的葡萄酒都有自己特色,不一定贵的就是好的,要根据自己口感和喜好进行选择。建议消费者在消费葡萄酒时,要对葡萄酒有正确的认识,不应纵容其中的营销炒作行为,更不必过分看高“洋酒”的身份,盲目跟风消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