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古代女子使用的口红,是如何发展的
TUhjnbcbe - 2023/7/7 21:55:00
白癜风怎么能好 http://m.39.net/pf/a_4473344.html

口红,画出女子审美的变迁

千百年来,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无论地域、年龄、种族、时间有何差异,女性都有着非凡的热情。世界上第一个唇膏是在乌而发现的,这个地区是已知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位于中东的伊拉克。

早在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黑色、橘色和紫红色的口红了。并且口红在中国的使用历史也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楚国才子宋玉在其名著《神女赋》中有这样的描述:“眉联娟以娥扬兮,朱唇的若其丹”。这里“丹”是指朱砂,它是唇妆的主要原料。

朱砂是一种固体矿物,可想而知的是,它不能直接接触娇嫩的嘴唇,于是类似于口红的发明便顺势而出了:朱砂被粉碎成粉末,混合进动物油脂,然后固化成膏状,使它不仅能滋润嘴唇,而且还能为其增添色彩。这种产品一经面世就在皇宫里拥有了大量的粉丝,所以在皇权的支持下,这项技术不仅没有失传,而且在经过不断的升级后,研制出了一种具有芳香的口红。

在北魏年间的《齐民要术》中,就清晰地记录了这种带有香味的口红是如何制作的。

在酒中加入丁香和合香,并使酒的温度适中,以吸收香料的味道。浸泡后,用棉布过滤出香料,并保留温酒,然后把牛油放进去,在慢火中煮,在已经热了的时候,将朱砂粉与之混合,并用青油增加它的亮度,最后搅拌均匀,让它慢慢冷却,冷却之后就可以储存并使用了。

这种口红最后成形后是放置在容器里的,虽然它不能像现代口红那样转动使用,但是它的功效基本上与现代口红没有差别。最重要的是,它是纯天然手工制造的,真正的没有化学添加剂,更无*素的存在。

汉代以后,女性唇妆出现了专业术语“点唇”,风格开始统一:点唇时,上唇小,下唇大,唇角涂上粉。魏晋时期,人们提倡淡妆,也就是说,根据每个人的唇形,用口红稍微修饰一下即可。

到了唐朝时期,国家繁荣昌盛,气势磅礴。女人们一个接一个地放开了自己的天性,喜欢用最明亮的色彩突出自己独特而自信的个性。首先,她们会用妆粉涂抹自己的整个嘴唇,然后以口红来描绘出自己喜欢的唇形。这时与汉代化妆审美相反,唐朝女子喜欢上唇大、下唇小这种装饰方法。

火红的唇妆给彼此的视觉冲击非常强烈,我们现在特别推崇的盛唐气势恢宏的气象,其中也包含了女性唇部之间的风格。唐代这一时期的国力雄厚,自上而下都充满了浓郁奢华的气氛。

唐玄宗的女儿永乐公主,就特别的喜欢研究化妆。她致力于口红的研发,为了更好的研制口红,还开设了专门种植各种香料的花园,据史料的记载,在其中有二十到三十种植物可以用来制作口红。

为什么永乐公主需要种植这么多的香料植物用来研制口红呢?

因为在古代这种时候,并没有漱口水或口香糖的存在,但是拥有一个清新的口气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有香料存在的口红就成了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央视版《水浒传》中有这样的画面:忧郁伤怀的潘金莲独自坐在窗前,在把一张红纸放在唇间之后,嘴唇就立刻变的红润有气色了。这部电视连续剧制作的很好,这里的场景也很逼真。

自唐代以来,这种简单又实惠的口红在民间女子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这种口红也叫“薄片胭脂”。与容器中的口红不同,它们是由劣质的材料制成的:红色和蓝色的花液将棉纸染上色,然后等绵纸自然干透就可以了。另一方面是这种口红虽然携带方便,但需要用唾液沾湿它才可以使嘴唇变色,这样的场景总是让人感觉有点不雅。所以价格低廉的“薄片胭脂”注定只会出现在底层女性的闺房里,那些世家豪门的女性只会用装在盒子里的高档口红。

从宋代到明清,女性唇妆逐渐回归到以娇小为主流的审美。通常,下唇只在中间点有一颗小樱桃状的口红,认为这样樱桃小口一点点可以反映出自己的娇美。

另外除了常见的红色口红,唐代还有过一种具有异国风才的唇妆,就是嘴唇涂黑色,当时,这种黑色口红被称为“乌膏”。这种奇怪的唇膏出现的原因与当时唐代与世界各国的频繁接触密切相关。在当时唐朝以宽容的胸怀向世界展示了其优雅奢华的风度。

让人感叹的是,随着时间的长河滚滚向前,春去秋来,无尽的循环中,浩瀚的华夏又一次焕然一新,宛如盛唐时女子那唇间的绚丽色彩,回眸一笑,惊艳了整个世界。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女子使用的口红,是如何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