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乘与相侮
五行的相乘和相侮,均属五行的异常克制现象。五行之间正常的相克关系被破坏而自我调节机制失常时,就出现五行的相乘、相侮。故它们一般用来说明自然界的异常气候和人体的病理变化。
相乘与相侮的概念,皆源于《*帝内经》,是中医学对古代哲学的五行学说的发展。相乘与相侮,都属于不正常的相克现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相乘是按五行相克次序的克制太过,相侮则是与相克次序相反方向的克制异常。两者的联系在于:发生相乘时,有时也可同时出现相侮;发生相侮时,有时也可同时伴有相乘。两者皆用于阐释疾病的病理变化。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既指出了五行相乘与相侮的产生原因,又说明了相乘与相侮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