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要谨言慎行
春节聚会时,表弟跟我讲了一次他应聘的经历。
中国论文
去年夏天,表弟在上看到深圳一家外贸公司招聘产品检验员,他报了名。由于报名的人太多,公司只要求应聘人员留下一个号码联系即可。
一周后,表弟收到了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贺兰的好友邀请信息。于是,双方开始了交流。贺兰总监称,本着快速、高效考虑,要求表弟先把制作好的简历通过传过去就行。哪知道,他刚把简历传过去不到10分钟的时间,对方就给予了回复:不合适!望着对方灰暗的头像和聊天窗口上那冷冰冰的三个字,表弟不理解到底哪方面出了差错。为了制作这份简历,他可没少下功夫,从内容到装帧设计花费了两天两夜的时间。
不愿放弃这次机会的表弟给公司总监打去了,对方很明确地告诉他:“看看你的签名和空间就知道了……”
当表弟打开自己的空间浏览时才发现,总监贺兰早已在空间里留下了足迹并写了留言:你的签名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不好。又看了你空间里的照片,感觉你确实不符合我们招聘的职位。又看了你简历的前几行,搜到了你所工作过的单位,决定没必要再谈下去了。
原来,表弟的签名里一句“老子回来啦”让贺兰看到第一眼就心生厌烦和怀疑,好奇心驱使她走进应聘人的空间。当看到表弟那张理着非常时尚的莫西干发型的照片时,她心里想:“这人的个性太张扬,根本不是那种严谨、认真的人。”然后,贺兰又根据表弟的简历,快速搜索了他之前工作过的企业,发现那家企业还在招聘检验员,甚至还招检验主管。此时,贺兰更加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了,这至少说明该企业效益不错。那他怎么才干了不到一年就离职了呢?综合这些信息,仅仅用了5分钟时间,贺兰就快速做出判断:轻佻、不稳重,张扬、不细心,跳槽、不专一,此人不能用。做产品检验工作,最忌讳职员有这样的毛病。
其实,表弟原本在北京一家不错的公司上班,妻子就职于深圳一家报社,与妻儿南北分离的生活让他非常痛苦。每次同刚满3周岁的儿子打,儿子都用稚嫩的声音问他:“爸爸,你什么时间回家呀?”他总是说:“乖儿子,老子马上回家!”而每次放下,他心里总是凉凉的。看到招聘信息后,他产生了辞职的念头。晚上,在和妻子商量后,他就改成上述签名。
最后,表弟很惋惜地对我说:“没承想就因这可恶的签名而落聘,还让我差点把北京的工作丢掉!”
表弟的遭遇让人深思。在络无处不在的今天,不少公司招聘人员爱通过求职者的朋友圈、圈这些新的渠道随时查看分享你的信息。对每一位职场人来说,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你平时说话的方式和处事态度等个人信息会给你勾勒出一份立体版的简历,就连寥寥数字的签名都可决定你的职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