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喽!大家好,这里是有趣的文字。
MAC和故宫联名啦!近日,MAC官方发布了新年限定,竟然是和故宫合作推出的国风款。此消息一出,果然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在现代女孩子们的眼里,不管你会不会化妆,拥有一支口红就是变美的第一步。但你知道吗?在唐朝口红就已经花样百出了。今天让我们走进唐朝美妆之口红。
人人都爱美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口红。不过在古代口红不叫作“口红”,而是“口脂”。《释名》曰:“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当时唇以红为美,所以朱砂成了当时口红主要的原料。但是这种矿物质不仅上唇后颜色不够红,而且不够持久。那么如何解决呢?
《齐民要术》曰:“温酒浸丁香、藿香二种,煎法一同合泽,亦著青蒿以发色。棉滤著瓷、漆盏中令凝。若作唇脂者,以熟朱和之,青油裹之”,当时的人不仅解决了不持久的问题,还开发出新的用法。就是把香料同朱砂放入酒中一同熬煮,然后加入动物油脂。这样作出的口红不仅湿润度、持久度大大提升,而且还可以充当香水使用。
最开始的口红时存放在蛤贝壳里,古代人认为蛤贝壳天生就是用来乘放化妆品的。权贵人家还会用珍贵的材料专门做成蛤贝壳的形状。还有的会放在小罐子小盒子里面。但是呢这样储存的口红不利于使用,因为使用这种口红补妆的时候古代美女都先要用簪子挑起一点放在唇上,再描绘出形状。所以就出现了管状口红。不要以为管状口红是现代人的专利哦。在《莺莺传》里面张生给崔莺莺捎来京城的礼物中就有管状的口红。
口红也疯狂
杨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谁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绿。红脸耀明珠,绛唇含白玉。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携笼长叹息,逶迟恋春色。看花若有情,倚树疑无力。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头。相逢不相识,归去梦青楼。--刘希夷《相和歌辞·采桑》
口红在唐朝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上至皇族下至平民百姓,几乎人人出门前都会涂口红。女性是为了美丽,而男性是为了保持嘴唇湿润。据记载,唐玄宗的女儿永乐公主专门开辟了一个种植各种香料香花的园圃来自制化妆品,其中仅供制胭脂口红的植物就达二三十种。到了后面皇帝赐口脂还被视为得宠的象征。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个流行色号,比如”星你“色、”豆沙“色,”斩男“色等。在唐朝口红色号也是花样繁多,唐代有本《妆台记》里面就提到妇女的各种唇妆,有:“胭脂晕品、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腥腥晕、小朱龙、格双唐、眉花奴样子。”,不管是颜色还是唇妆样式一点都不输现代人。
暗娇妆靥笑,私语口脂香。不管是古代的女孩子还是现代的女孩子,喜欢口红,喜欢化妆都不仅仅是为了把自己变漂亮,也是对美好的向往。不管生活如何艰难,看到自己漂亮一点总会开心一点。我们喜欢鲜花,喜欢小裙子,喜欢一切美的事物,女孩子本身就是可爱的。
喜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