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唇膏是安全区以外的沉默声明。
“胆大的、坏坏的,不打算如Pin-Up女郎(美丽性感的海报女郎)一样取悦你。”
黑色嘴唇不一定是歌德派的独特专利,尽管带点生人勿近的感觉,现在也很冷门,但黑色嘴唇在历史中,却有着自己的另类进程。
//黑色勾勒出的唇形//
年代,黑白默片兴盛,采用感蓝光菲林(blue-sensitivefilm)拍摄的电影工业聘请MaxFactor解决底片造成的画面缺陷——女演员最常用的红色唇膏,却被对红色不敏感的底片褪了色。
而黑色的唇膏,则在画面上重新凸显了女星的唇形,即使有著底片和灯光的限制,女演员们的嘴唇总算有点饱和度和轮廓了。在当时,深色的唇膏如梅子色、深红和茄子色,都是时尚女郎们的最爱。
值得一提的是,JamesBruceMasonJr.在年设计了旋转式唇膏器皿,我们今日手上的唇膏和圆筒,也是拜他所赐。而20年代的第一波女性主义,就伴随著唇膏的普及,唇膏带给女性双唇鲜艳的颜色,也代表著勇于表达的浪潮,成为了女性主义的标志之一。
//BIBA和歌德风格掘起//
BIBA的金、紫、蓝、绿色华丽风格,还有他们的黑色唇膏和化妆品系列,成为DavidBowie的最爱,也与当年的粉嫩颜色潮流形成对比。闪片和光滑质料的衣服,配衬黑色嘴唇,是60年代的「BIBA女郎」风潮。
在年代,ManicPanic推出黑色唇膏Raven,黑色唇膏成为歌德风格的代名词,也是前卫至极的符号。自此,我们对黑色的嘴唇有了定型,总是马上联想到全身黑衣的次文化青年。
//紅地毯和UrbanDecay//
红地毯上的女演员,嘴唇上挂著一丝深酒红色,而DrewBarrymore更为大胆,将黑色嘴唇和大刺刺的个性结合起来,在传媒面前演活了反叛的精神。
在年,电影TheCraft牵起了一股「女巫热」,黑色唇膏更成为青少年的最爱。电影推出一年后,就有新闻报导一个涂黑色口红的女生,两度被学校要求早退回家。
同时,UrbanDecay推出名为OilSlick的黑色口红,在年推出复刻版,纪念当年这批前卫的口红颜色所带动的风潮。
//MoreBlack//
近年彩妆界不再墨守成规,除了考虑到不同肤色的粉底需要,在唇色上也有着多元的选择。
例如Rihanna的FentyBeauty和KylieJenner的同名系列,我们都看到一些「安全区」以外的唇色,不论是蓝色、绿色、紫色还是黑色,大家总有办法将它安放唇上,成为自己的造型。
口红虽然叫口红,颜色却有口黄、口棕、口蓝、口黑……
无论哪种颜色,没有不能涂的,只有你不敢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