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ldquo精致rdquo人设的自
TUhjnbcbe - 2021/5/20 18:59:00

摘要: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中,青年的消费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精致”成为青年消费的新指向,借贷成为部分青年塑造维持“精致”人设的生活常态。本文以青年超前消费现象为视角,通过分析青年群体如何因渴望“精致”形象而超前消费的动机,探讨青年为呈现“精致”人设而进行超前消费的过程,进而为青年超前消费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精致”;青年;超前消费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消费已经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升级成为必然趋势。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一些不良消费现象随之而来。

《人民日报》年4月发表的一篇文章,报道了青年群体为买名牌、吃大餐、晒精致人设,陷入消费陷阱的问题。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正在呈现低龄化、年轻化特征,90后群体中奢侈品消费者数量增长惊人[1]。但在这些光鲜美好生活的背后,是高负债与零储蓄的窘境。研究报告显示,90后群体人均负债超过12万元,其中大部分欠款是生活消费[2]。八成以上的青年人正在超前消费,四成以上的青年无法在当月清偿超前消费债务[3]。相较于高额的负债,毕业进入社会五年以内的90后群体中,“月光族”占比19.35%,存款在5万元以内的群体占比近二分之一[4]。

“月薪刚过五千,上百元一张的‘前男友’面膜用起来毫不心疼;明明不爱运动,为了拍几张‘精致’的照片花费上万元办健身卡”,追求“精致”成为青年沉溺于超前消费的关键。青年被“精致”形象附带的虚幻的幸福感引诱,开始通过呈现“精致”人设来获取“精致”形象的标签。在此过程中,伴随着价值观扭曲、心理焦虑、财务困境等问题,青年的超前消费完成了从动机向行为的转化。

二、文献综述

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后发现,对于青年追求“精致”人设而进行超前消费的研究成果数量极少。国外研究中Veblen最早发现消费带有精致属性的商品是有闲阶级的特点之一,有闲阶级会通过这种消费行为来实现与其他群体的区分[5]。Veblen的研究表明,消费精致物品与地位消费、炫耀性消费等行为相关,因此相关研究也是围绕地位消费、炫耀性消费展开。国外学者对地位消费、炫耀性消费的解读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符号消费说。Baudrillard认为,消费已经成为一个维持符号秩序与组织完整的系统,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物品实际上“超越其纯功能的一切,只是模仿了社会本质—地位”[6]。Bourdieu用惯习来解释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差异,认为消费精致物品不再主要是出于炫耀,而是惯习使然。Ottmar等学者提出当个体对自身身份领域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精致rdquo人设的自